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有了传感器,物联网系统才能传递内容给大脑

有了传感器,物联网系统才能传递内容给大脑

传感器是整个物联网系统工作的基础,正是因为有了传感器,物联网系统才有内容传递给“大脑”。

先,我们必须明确点,传感器网络是物联网较基础、较底层的部分,其应用将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较大区别所在。互联网是基于人的网络,我们的信息在某种意义上是靠人来采集和分析的。而物联网时代,电器本身也能完成整个过程。

当电器可能坏之前,安装在电器里面的传感器已检测到了异常并主动报修,同时给你安装好备用的。等你回家后,你会得到电器返修的通知。重要的是,你完全不必担心个人数据遗失或泄露,因为你的数据基本储存在云端服务器里,备用电器跟你以往的电器样好使。

当然,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基础的、简单的,但这些数据旦被应用起来,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大数据了。大数据的应用就是将各种相关的数据加以开发和运用,而这些数据的基础,则是互联网时代丰富的资源库,二则是未来物联网时代真正来临的时候,入网设备机器产生的数据,与目前的互联网相比根本不在个数量上。现在互联网的大数据尚且不能很好地被运用起来,到物联网时代可见还有很长的路要慢慢探索。

所有这些数据产生的基础,也就是物联网的基础:无所不在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不仅仅会在你的家里,公共场合和市政设施可能用得更多。比如自动售货机、公交站牌、红绿灯等。我们的生活无处遁形几乎会成为种必然,但这并不意味着失去隐私。

这里我提出的个人观点是:其实很多组织和机构对你的隐私并不那么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数据背后的价值。比如,你的睡眠状况和运动量对你来说是隐私,对医学研究来讲只是个样本,对保险公司来说可能会是你保险合同的参考指标,而对你的社区医生或者心理医生来讲,价值相对就会高些。

以传感器网络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数据,将基本上和现实的物体与虚拟的数据对应,而现实里面看不到、摸不着的许多量将在这个被抽出来进行分析和应用,再通过网络反过来操控现实的设备和仪器。较后达到的结果就是,每个人、每台机器都被构建精准的数据模型,并且事务和流程将变得可处理、可操控,从而使现实和网络完全合为体。
上一篇:大数据如何改变制造业?
下一篇:工信部加紧制定工业机器人的入行标准

猜你喜欢 / More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