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类来说,有意识的机器人意味着什么?
对人类来说,我们在电影里常看到的僵尸和外星人可能并不是什么真正存在的威胁,但我们却不能忽视另种经常在电影里看到的反派人物,那就是有意识的机器人。他们的到来可能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当真正的有意识机器人出现时,会变成什么样呢?到那时,人类还有生存空间吗?近几年,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在经历着场革命。现在,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在围棋上胜过人类,在识别人脸,安全驾驶等领域都有非凡的成果。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真正有意识的机器人(不只是运行固定程序程序,而是有情感和自我意识的机器)或许还有几十年的时间就会出现。机器需要学习推理能力,和强大的泛化能力,才能学习更多的知识。只有机器拥有这样的能力后,人工智能才能达到掌握意识所需的复杂程度。
但些人认为,并不用几十年那么久,我们或许很快就能看到有意识的机器人出现。
德克萨斯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贾斯汀哈特说:“人们认为自我意识将成为人工智能的终游戏,而实际上,没有任何的科学追求是从终目标入手来进行研究的。”贾斯汀和其他研究人员已经在研究具有基本思想的机器人。他们设计了如同新生婴儿样的机器人,机器人能够学习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看到新的事物会呀呀乱叫,而当人类碰到它时机器人会哭泣,这都像新生婴儿的行为。这些机器人已经开始探索自己的。
机器人没有内在的情感体验,它们不会因为地板拖得干净而自豪,也不会因为身体流过120伏特的电流而开心。但是,机器人现在可以学习些类似人类拥有的品质,包括同理心、适应能力和进取心。
不再沉迷于创造很酷的机器人,研究人员开始研究拥有控制论(Cybernetic,控制论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系统的机器人,试图解决机器学习系统长期以来的缺陷。机器学习系统或许功能很强大,但它们却是不透明的。它们的工作原理就是将输入关联到输出,这就像在“A”和“B”栏中做匹配连线样,人工智能系统基本记住了这些关联关系,他们给出的答案背后没有更深层次的逻辑。这直是机器学习系统存在的问题。
人类是很难读懂的物种。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分析自己和他人,可以说,这是我们的意识思维在起作用。如果机器也有思想,它们可能就不会那么神秘了,如果我们想要了解机器,就可以直接问他们。
位于纽约州特洛伊的伦斯勒理工学院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SelmerBringsjord说,“如果我们能理解些人类大脑意识的结构,我们就能够让机器学习些有趣的能力。”尽管科幻小说会让人类惧怕有意识的机器人,但其实,即使是暂时无意识的机器人,我们也需要小心谨慎,而有意识的机器人则可能会成为我们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