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将成中国首个在技术上赶超世界的领域
时间轮转到今天,在机器人领域,中国已有了充分的信心。曲道奎表示,中国机器人研究起步与国际基本同步,如今刚好处于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突破期间,有可能在某些领域这几年中国就会实现突破。机器人发展面临战略机遇
过去,中国机器人发展不起来,有很多原因。其中,中国的工业基础相对弱是个重要因素,因为材料、驱动原件、电缆等基础性的工业生产中国达不到标准,这需要中国整体工业水平提升。现在,中国就面临着很好的战略机遇,赶上了和国际同步走的机会。
先,机器人技术在快速发展,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柔性能力等飞速发展。过去的机器人能力太弱,技术水平不行。过去很多传统工业机器人干不了的事儿,随着技术突破能干了,应用范围和领域就宽了。
其次,机器人的价格实现了大幅度下降。过去很多企业想用机器人用不起,因此只是在企业关键岗位上使用,更像是调味品,而不是主菜。如今,机器人的价格跟前几年相比下降了50%~60%,过去用不起的企业开始用得起机器人了。
再次,人口红利正在消失。随着人的劳动力价格快速增长,机器人价格快速下降,机器人的价格优势体现。另外,还有劳动力短缺问题,刘易斯拐点、老龄化等系列要素造成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升高,机器人的竞争力体现。
较后,制造模式正在变革。现在进入了智能制造时代、“工业4.0”时代,要求物物相连、物物相通,人反而成为了这个系统的绝缘体,无法无缝连接,数据信息到人这儿形成了孤岛,流动不起来。因此,新的制造模式把人孤立出来,需要用新的手段补充,而随着技术突破,机器人具备了相关的基本能力,能在新的智能制造体系中作支撑,实现新的架构。
从发展的角度看,机器人是长期刚性需求。机器人发展50年,全球保有量50万台不到,还只是在制造业领域中。曲道奎强调,机器人发展和计算机类似,计算机是从做计算到进入千家万户,机器人也是从特殊领域、工业领域,到更关键的将来进入服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