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已发生改变
目前发展状况下,对准备充分的企业而言,中国仍然是投资选目标国。两三年前,有些跨国公司开始抛弃中国市场,并将此归咎于中国经济衰退、投资吸引力下降、政府政策掣肘等因素。中国市场是我们实现增长的驱动力,而非业绩下滑的替罪羊。中国制造业是否失去成本竞争力优势值得商榷。在某些产业,中国的确正在失去成本优势,如从劳动套利角度而言,沿海等地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低技术含量的低端生产可以也需要转移到劳动力价格更低的。不可否认,越南、印度等新兴制造正在崛起,但中国的成本竞争力消耗殆尽仍需花费较长时日,中国在些产业仍保有较高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仅劳动力本身无法输出商品,需要依赖机器、厂房、运输和供应链等全套体系配合。例如劳动成本占据霍尼韦尔某些业务生产成本的60%,但效率、物流和供应链同等重要,并且存在较大的成本下降空间,有望成为制造业企业新的成本蓝海。为抵消劳动力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企业应对措施包括将工厂建在毗邻供应链中心的地带,实现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物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