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加快发展3D打印是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有效途径之一

加快发展3D打印是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有效途径之一

    
     当前我国整体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传统制造业亟待转型升;中国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国,在发达“再工业化,制造业回流”以及发展中低成本优势显现的大背景下,加快发展3D打印是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有效途径之。
     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人口红利渐失,劳动力成本上升,亟待新型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这为3D打印的发展提供动力;
     国外3D打印相关技术专利陆续到期,为我国发展3D打印提供定的技术便利;
     目前传统制造方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3D打印是个很好的补充;
     此外,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五大3D打印团队”都很好的将学校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价值。
     3D打印作为新轮工业革命的代表技术,在“中国制造2025”中占有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背景介绍、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重点领域突破发展等重要段落,并融入到推动智能制造的主线。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了《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
      政策、经济、技术以及社会文化四方面驱动3D打印发展。2014年,全球3D打印机市场规模达到38.5亿美元,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25.8亿美元。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近年均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增速维持在30%以上,预计2018年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或超过200亿元。
      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行业转型升期,要利用好这个机会,企业应敢于尝试3D技术在原有领域的更新升,拓展3D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航天航空领域是金属3D打印增长较快的领域。3D打印在飞机机翼机身、发动机零件、航空站零件补给、无人机系统中都有广泛应用,未来20年3D打印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市场可达1.25万亿。
      以国际层面的产业化导向,重点布局工业领域。我国已有技术主要关注轻型3D设备的研发,但对工业用途的机型缺乏长远规划,而3D打印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和主战场是工业领域的应用。
上一篇:人工智能赢来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期
下一篇:德国机器人发展未来展望

猜你喜欢 / More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