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机器人距离真正的“陪伴”尚远
当前,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家长的缺席成为了众多家庭的常态。而这现象也催生了新的市场需求,陪伴机器人应运而生。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当前市场上的陪伴机器人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例如同质化、语言交互、情感沟通障碍等等。如今,很多家长忙工作,忙应酬,忙各种琐事。各种压力“围剿”下不少父母无暇陪伴孩子,成了“缺席”的父母。句网上盛传的顺口溜也从侧面反映了孩子无人陪伴的窘境———“爸爸下班就上网,妈妈整天逛商场,生下孩子姥姥养,姥爷买菜下厨房。”而这父母的“缺席”,让不少企业看到了商机,陪伴机器人也应运而生。
当然,作为项新兴技术,陪伴机器人本身也存在些问题阻碍着自身发展。当前市面上的大部分家庭陪伴类机器人,都是经过先期几个厂家摸石头过河之后,观望者进行模仿借鉴,而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大同小异,区别只是UI界面的不同、部分无关紧要的功能差异化以及产品的叫法不同,本质上没有整体性的颠覆式体验和功能表现。这也就导致了同质化问题的出现,影响整个市场的发展创新。
除此之外,还有些问题依然困扰着我们。陪伴机器人离我们还有多远?他们真的能像其父母朋友般样“陪伴”我们吗?
有业内人士就指出,看似“高大上”的儿童陪伴机器人,距离真正的“陪伴”尚远,陪伴功能仅充当了故事机或者玩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