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图像传感器是电子产品的眼睛

图像传感器是电子产品的眼睛

图像传感器可说是电子产品的眼睛,可为各种应用提供机器视觉,虽说这已不是新鲜的产品,但其相关技术仍在持续演进当中,让图像传感器的分辨率越高、图像质量更好、功耗更低,就让我们来看看当前较新的发展趋势吧!
全局快门避免果冻效应产生
图像传感器已经发展多年,较早期以CCD技术为主,应用在各式各样的摄像机,但随着便携设备越来越重视产品的使用时间,以及产品数字化风潮的带动,因此更为省电、易于集成的CMOS技术逐渐成为主流,广泛使用于各式各样的数码相机、摄像机与手机等电子产品。
上述两种影像传感技术,在影像质量上并没有太大的优劣之分。不过,在同等条件下,CMOS感光组件所用的组件数相对更少,从而功耗较低,数据吞吐速度也比CCD更高。由于数码相机CMOS感光组件可以直接制作在主板电路上,因此它的信号传输距离较CCD短,电容、电感和寄生延迟降低。此外,CMOS的制造成本也比CCD传感器低,因此目前市场上几乎已经呈现CMOS技术独霸的现象。
以往的CMOS传感器则会因为采用滚动式快门(rollingshutter),对高速移动的对象拍摄时,会产生不好的果冻效应(JelloEffect)。这是因为CMOS感光组件在记录光电信号时需要逐行扫描,形式是由左至右、从上至下逐点来记录影像,感觉有点像放下窗帘。因此在读取行信号跟较后行信号之间,必存有时间差,当拍摄快速移动的场景时,会因为时间差的问题,令影像倾斜变形,这就是导致的果冻效应了。
果冻效应要如何解决呢?便是不要逐点逐线去记录数据,但这会影响到CMOS在高速、高效、低功耗上的表现,不过随着近年处理器和内存的技术提升,两者兼备不再是做不到的事情,因此便有了全局快门的诞生。
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应用的推波助澜之下,图像传感器市场的发展更形快速,随着技术的进步,让图像传感器无论在拍摄质量、功耗、效能上都有所增进,这将让机器之眼变得更为锐利,应用更为广泛,市场也将更为快速发展。
上一篇:机器人进占各个行业的时间表,你的饭碗还安全吗?
下一篇:人工智能的性能快速提升,全面超过人类还要多久?

猜你喜欢 / More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