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换人 高精尖人才价值凸显
项数据透露,全球四分之的工业机器人被销往中国,而中国地区举成为全球较大的机器人市场。而素有较较大的民营制造企业之称的富士康集团昆山工厂本年度购买超过6万台机器人,截止10月富士康在中国地区又增加4万台机器人。据悉,中国曾经是劳动力低廉的,因此出现了大批量的国外制造厂商,但随着中国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印度的劳动力成本仅为中国的30%多,导致大量制造企业外迁。基于此种原因,从2013年开始中国的企业不断大手笔购入机器人。市场数据分析显示,中国机器人需求市场将继续以30%以上速度增长。
这巨大市场,也让中国成为机器人生产商眼里的肥肉。比如,美的40亿欧元收购库卡。
资料显示显示,我国机器人生产企业达800余家。除了企业动作频频,政府对机器人也颇为关注,机器人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并成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全国设有40多个涉及机器人发展的产业园区。
尽管机器人在多个领域体现了优越的性能,带来了强劲的增长机会;但是产品质量标准、关键零部件生产缺乏都成为机器人制约机器人发展的重要因素。
业内人士称,机器人有望从事工业制造领域,但并不能脱离人类控制。如何平衡好人工和机器人的关系是行业共识,即使是拥有大量机器人的富士康仍需要不少操作机器人的员工。因此,机器人时代到来并不可怕,企业对高精尖人才将更加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