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机器人热潮来临,核心技术急需提升

机器人热潮来临,核心技术急需提升

在较,资本市场的热捧和各地政府补贴、扶持政策的推动下,目前全国已有数十个机器人产业园,园区内高新、孵化、新能源等项目纷纷涌现。过去年更被称之为“机器人元年”。

早在2015年开始,机器人领域的创业投资就呈现股热潮,今年机器人创业热还在持续,去年谷歌机器人AlphaGo战胜顶围棋棋手李世石引发全球关注,让机器人、人工智能的概念持续风靡。

据工信部2016年上半年统计,中国涉及生产机器人的企业超过800家,同时各地方还有超过40个以发展机器人为主的产业园区。来自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1月到11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6.4万台,比2015年全年产量增长逾90%。仅用5年时间,中国的机器人生产企业就增长了近3000家。

不仅如此,各地政府也纷纷给予大量补贴,也加剧较企业对于机器人的投资。机器人大量使用,是近年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的突出特点。

从机器到机器人,中国虽然是投资热,但实际在产业水平上与国际欧美日等巨头企业都还有不小的距离。近年来,虽然在机器人核心部件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等研发上取得了“点”的突破,并已投产,但我国企业在机器人核心技术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可靠性仍需持续提升。此外,对焊接、手术医疗等复杂技术的掌握很不够,尤其在感知和控制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方面,需加速追赶。

另外,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也存在着着三大软肋:国外品牌占据了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60%以上份额,技术复杂的六轴以上多关节机器人,国外公司市场份额约90%;作业难度大、国际应用较广泛的焊接领域,国外机器人占84%;高端应用集中的汽车行业,国外公司占90%份额。

未来,较机器人市场仍存在巨大发展空间。但是基于较的机器人产业投资热,政策层面需要有套有效的政机制来限制这种投机倾向,也需要通过政策将资金补贴与投资导向技术研发。而在未来发展中,我国机器人核心技术不足也将会成为制造业急需攻克的大难关。
上一篇:物流行业机器人“快递小哥”
下一篇:美国研制手术机器人,“手速”比医生快50倍

猜你喜欢 / More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