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工信部:工业机器人发展预测

工信部:工业机器人发展预测

       近期,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对外透露,工信部正在编制智能制造实施方案。计划通过技术改造,工业转型升等专项,加大对智能制造专项的力度,同时也计划为符合条件的智能制造项目申请专项建设资金。业界认为,低端制造业产能已经出现过剩,我国迫切需要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利润。战略下,高端装备将成为制造业发展方向,未来发展前景值得关注。
  工业机器人指的是多关节机器手或多自由度机器设备,用以取代人力并在人的控制下完成工业生产线上的工作,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适应恶劣工作环境与长时间工作的优势。近年,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工厂中“自动化”场景随处可见,工业机器人迎来了发展阶段。
  目前,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军工、医药设备、电子信息与航空制造等多个生产领域都已有应用,在我国工业机器人也逐渐应用于汽车制造、军工、医药设备、电子信息与航空制造等多个生产领域。
  我国劳动者的平均时薪已经从10年前的4.35美元飙涨至12.47美元,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加速了我国“机器换人”的进程,我国也成为了全球较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共销售3.68万台工业机器人,2014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5.7万,同比增长54%以上,约占25%的全球销量。
  不过,受技术与资金影响,我国本土工业机器人产业存在产品转化率低、研发到制成产品的环节中断层严重、产业持续运转资金困难等问题。
  综上可知,在智能制造契机下,本土工业机器人快速发展需要突破技术与资金障碍。预计未来对工业机器人的补贴将重点放至研发与核心零部件环节,而产业也将涌现多种创新融资形式,如众筹模式与PPP模式等,以推动工业机器人向轻资产方向转变。
上一篇:越来越多工作岗位被机器人取代
下一篇:制造业转型与升级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 More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