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消费级机器人市场发展迅速

消费级机器人市场发展迅速

2017年初,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正在不断尝试走进人们的生活,机器人市场看似非常火热。然而,在消费应用场景中如何为这些外形可爱、会说会走的“萌宠”们中找到席之地,直是困惑着业内各方的个焦点问题。

根据定义,机器人是种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可重新编程、多用途、具有至少三个可控运动轴(自由度)的智能机电系统。目前在较消费机器人市场上,主要以优必选、能力风暴的机器人产品为代表。另外,由于机器人市场尚处于初发展阶段,较市场上涌现出部分以陪伴、娱乐功能为主的过渡型产品——语音陪护机器人,例如公子小白、360等。此类产品弱化了行动能力,侧重语音交互功能的实现,是目前机器人市场上的重要补充品类。

2016年中国消费机器人(包括语音陪护机器人)市场出货量近40万台,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00万台。
中国消费机器人市场经历近两年的孕育,目前逐渐走向细分领域,以教育、陪伴和娱乐为主。其中,伴随着STEAM教育在较的逐渐兴起,可编程的模块化机器人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备受业内关注。
在陪
伴和娱乐领域,消费机器人在环境感知能力、人机交互能力,以及运动控制能力上的实现程度,将成为未来市场推广的重要前提条件,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语义理解能力是消费机器人的迫切挑战
与语音助手软件和硬件产品样,语义理解能力也是消费机器人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人机交互方式未来将逐渐向语音、图像、手势动作等多模态交互方式演进。其中语音交互的难题在于语义分析,这也是消费机器人真正走进人们生活的把钥匙。

行动能力是消费机器人的价值所在
消费机器人与近年来兴起的智能音箱、智能助理等产品的较大差别在于它的行动能力。因此,产品在运动控制和环境感知等方面的技术实现程度,直接影响着它代替人力或成为人力补充的自动化服务能力。在家用环境中,扫地机、洗衣机、电饭煲等家电产品逐渐成为独立的智能个体,在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部分人力的替代工作。如果将这些产品看作是家庭环境中的个智能网点,解决这些智能网点在传统家务工作环节中的行动盲区,或者在现有智能网点基础上提升其行动能力以及自动化程度,将成为消费机器人在家庭环境中,除娱乐互动外可能实现的价值所在。

场景应用是消费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动力
场景应用源自于需求的产生,而当前实际应用中内在需求不足是厂商面临的较为迫切的外部挑战。在教育领域,机器人培训课程的逐渐兴起,成为厂商主动创建应用场景,以达到教育市场、培养需求的的典型案例。而在其他领域,消费服务机器人在现有功能下的场景应用依然不清晰,这也是造成当前消费服务机器人市场“春天”景象模糊的重要原因之。如何挖掘潜在的应用场景,或者主导创建应用场景,将是机器人厂商面临的迫切难题。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消费机器人成为其重要的硬件产品形式之,并且相比其他产品具有更强的行动能力。如果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在现实空间上打通工作环节,成为个体之间的行动连结,消费机器人将产生更大的应用价值。如何在恰当的应用场景充分发挥这种自动化行动能力,将成为未来消费机器人市场发展的重要突破。
上一篇:快递行业实现自动化需要从内部抓起
下一篇:两大政策助力机器人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 More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