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立国之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这个核心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工业是立国之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这个核心,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信息化、工业化的融合,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也将创新驱动放在五个方针的要位置,将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作为九大任务的项任务。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全面的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制造业的提质增效升。是要完善制造业的创新体系。在弥补创新链从实验室产品到产业化之间的缺失环节这个方向,要突出体制机制的创新,要充分的依托企业来联合高校和研究院所,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新材料、机器人)等创新中心的建设,指导和推动省的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的应用示范,破解行业的共性技术、供给不足这方面的难题。
二是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继续实施核高基、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飞机、两机等科技重大专项,启动实施重点新材料研发和应用的重大工程,加快论证天地体化的信息网络,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重大工程。加快车联网的推广和应用,努力在战略必争领域抢占发展的制高点。
三是夯实工业发展的基础能力。针对着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的急需,支持优势企业开展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突破重点领域发展的基础性瓶颈,要开展示范应用、建立奖励和风险补偿机制,完成台套、批次的政策,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也包括元器件、先进的基础工艺、关键的基础材料批次和跨领域的应用。强化平台的支撑,布局和组建批四基的研发中心,完善重点产业技术基础体系。
四要实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的结构调整。建立健全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双向转化,推动军民结合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对制造业转型升强大的牵引力和推动力。
五是加强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人才是创新的资源,我们将高度重视领军人才和团队的引领作用,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企业家人才,各行各业各领域的技术创新的专家型人才,具有先进理念的高经营管理人才,加快建设多层次的制造业创新人才队伍。
六是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要进步深化政府的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打破行政性垄断和行业的壁垒,消除阻碍创新要素合理流动的人为因素,要深化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市场的监管,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完善创新主体的激励机制,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多种政策手段,激励企业加大创新的投入,大力推广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