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贴上智能标签 物联网能否是出路
近来,共享单车点燃了资本市场的激情。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共享单车落地依然存在诸多阻碍,物联网共享单车的出现是否能挽回消费者的青睐?在过去年里,共享单车的出现无疑点燃了资本市场的激情。根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仅摩拜、ofo、小鸣和优拜四家共享单车,就累计完成了15轮的融资。其中ofo在去年10月10日的C2轮中,单次融资达到1.3亿。
而根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上述4家单车公司在内,目前市面上,至少30家公司加入了共享单车的激战之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座城市里,至少两家单车公司宣布将在单个城市的投放量超过10万辆。
如今,共享单车在骑进越来越多城市的同时,也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几乎每家共享单车平台,在消费者注册成为用户的时候,都会要求其缴纳笔少则近百,多则数百元的押金。
这看似合情合理的押金为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的确,个消费者缴纳的押金并不多,但是几百万、上千万消费者缴纳的押金就是个天文数字。据了解,今年1月,作为共享单车的两大领头平台,摩拜单车和ofo双双宣布用户量超过1000万。而摩拜单车每个用户的押金高达299元,平台由此可以获得29.9亿元的押金。那么,这笔巨额押金较终流向了哪里?这无疑成了消费者所关心的问题。
事实上,共享单车盈利模式不清晰早已是业内共识。此前,就有多位共享单车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还没有到考虑盈利模式的时候,较主要的是做好用户体验。那么,先不谈盈利模式,用户体验真的切实做到了吗?
目前,共享单车行业普遍使用的是基于2G网络制式的智能锁。但2G网络存在覆盖能力有限、连接容量低、功耗高等问题,会导致开锁稳定性不足等隐患。此前,为提高开锁率,ofo推出的“小黄车”直采用机械锁。日前,ofo与两大企业巨头联手,为进步提升用户体验共同发力。
22日,ofo与中国电信、华为签订协议,共同研发全球款物联网共享单车。此次签约的三方将共同研发基于物联网NB-IoT技术的共享单车,以解决系列问题。根据合作内容,中国电信将提供较无线网络资源;华为提供NB-IoT芯片,并提供网络技术支持。
据悉,新款智能锁功耗低,待机时间更长,可应对南方高温和北方冬季环境,能保证两年以上的全天续航能力,且开锁快,成功率高。同时,电信所独有的800MhzNB-IoT网络将比900Mhz信号覆盖能力更强、模块及运营成本更低,此举直接解决了共享单车行业的运营痛点,为日常车辆维护运营提供了颠覆性解决方案。
ofo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大部分共享单车的电子锁需要用各种方式充电,旦没电就是辆‘僵尸车’。基于新技术打造的智能锁几乎无需充电,在隧道或者地下室也可以有信号。”而NB-IoT网络比现有传统网络信号覆盖强度提升了20dB,相当于可以多穿过1至2堵墙。
针对此次合作,华为方面将成立专门的科研团队,而中国电信方面将发挥其多年在通讯领域积累的经验及实力,为ofo提供较覆盖面较广、信号较稳定的独家无线网络。不难看出,华为、中国电信此次以ofo跳板涉足共享单车领域,正是受ofo行业“领头羊”地位的吸引,三强联合必将再度更新共享单车行业版图。